我院孙宁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五代户籍编造研究”(15CZS004)于近期顺利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编号:20204053)。该课题的开展植根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的肥沃土壤。唐代处于中国户籍发展史上的成熟时期,主要表现在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深化、户籍法令的积极制定、户籍文书种类的丰富、户籍编造的频繁实践以及对后世乃至古代东亚地区的影响等方面。户籍编造与人口统计的制度化是唐代政治经济出现鼎盛局面的基本保障,而保存至今的户籍法令与户籍文书是唐代国家治理的宝贵遗产。敦煌吐鲁番户籍是纸本户籍书式、制作与申报的代表,因此需要揭示一件户籍在唐代日常统治下从“有”到“无”的过程,以考定中古时期区域性户口统计的技术水准与真实程度。这一套程序涉及了唐代户籍编造中的主要事项,如对户主的遴选与户籍的成立、以州县乡里形式出现的户贯、户籍中住宅用地的分配与国家对宅地宅舍的保护、编户民身状的核查与“貌定簿”的存在与否、亡口的申报与销籍、籍后死与账后死的区分、户绝类型及其户籍表现等作了专题探讨。课题又以李白身世为切入点,对其一家归唐后的“无籍无贯”状态、家庭结构、户绝类型及政治隐情、经济水平作了个案剖析。通过探究唐代户籍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维持个体户口的存在、户口的更替与消亡等专题,了解了唐代户籍编造事务的强制性,也知晓了户籍编造与同时期政治、经济、宗法等制度的高度关联。“理无专在,学无止境”,以唐代户籍制度为重要构成的中古社会经济史研究仍有挖掘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