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实践与创新学术杂志党建工作学团工作就业创业院友之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实践与创新>>春秋读书会>>正文
   

春秋读书会各读书小组举办2025年上半年第五次读书活动

2025年04月08日 18:13  点击:[]

春秋读书会HGIS&DH兴趣小组举办2025年上半年第三次学习交流活动

2025年3月30日上午9:0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读书会HGIS&DH兴趣小组在王大宾老师的指导下于线上开展了2025年上半年第三次学习交流活动。

第一部分——AI的利弊。当前AI的用途:提供思路与参考、资料检索和资料整理;当前AI的不足:创造性较差、问题意识较弱、情感意识较差。我们应明白,科技是服务于人类的,人应该用科技来完善自我,而非过度依赖。

第二部分——ArcGIS数据与数据文件类型。矢量数据以点的形式来存储几何对象的信息,这些点通常通过直角坐标系中的x、y坐标进行定义,矢量数据能够精准地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矢量数据的最小单位是点,矢量数据中的点、线、面往往是离散的;栅格数据是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律的网格,每一个网格称为一个单元,并在单元格上赋予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实体的一种数据格式,栅格数据中最小的单位是像元,栅格数据是连续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是常用的、基本的两种数据。

数据文件包括三种类型——Shapefile文件(三种形式:存储空间数据的.shp、存储属性数据的.dbf、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关系的.shx)、个人地理数据库(.mdb)(有存储空间和平台限制,一般不使用)和文件地理数据库(.gdb)。

第三部分——空白ArcMap文档的创建。方法一:在对话框中左键单击“我的模板”,选择“空白地图”;方法二:单击工具栏左上角按钮,或单击“文件”,选择“新建”,打开“新建文档”。新建后应养成及时格式命名的习惯,以便后续制图,注意坐标系的选择一般使用“WGS1984”。

第四部分——已经有基础矢量数据的导入。准备好所需地理数据,新建并打开一个ArcMap文档,设定坐标系为大地坐标系“WGS1984”。数据的添加有两种方式:一是单击工作栏中的“添加数据”,在其中找到“连接到文件夹”,点击引导至数据存放的路径,点击“确定”,然后单击数据文件夹,通过单击数据即可进行添加;二是找到“内容列表”,单击“图层”,找到“添加数据”,后与上同。

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对ArcGIS的基础有了更扎实的认识。

本次学习活动圆满结束,期待下一次活动的举行!

(文/2306 杨晶晶)

春秋读书会长城史组举办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

2025年3月30日上午九点,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读书会长城史组在韩帅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2025年第二次读书活动。本次读书会所读的史料为《直隶巡按监察御史为夷情及审拟侯应科等事题本》,选自《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在韩帅老师的解读中,我们了解到一个明朝边防的案例。崇祯二年二月初五,有十一名夷人步行来到内地行窃。他们在离本城十里的地方抢村民的羊。时任长哨的许尚志看到此事但未往上报,直到这些夷人往南抢掠,许尚志才报给王戎及参将萧伟。后来他们带领官兵将夷人抢到的羊夺回,但在打斗中有一匹官马被射死,两匹重伤。本来明朝没有别的损失,萧伟在本月初二将这件事如数报给了道臣白联芳。白联芳让上西路同知严查此案,查证是否有隐瞒。总兵官听说此事,杖毙官军李进春,并将此事塘报兵部,兵部题奉圣旨,让巡按御史查确具奏。同知蒋劝善让下属查案,确认并无谎报,后报给上级。巡按御史认为王戎、蒋荐廉都有责任,议罚并上报。而荆参议认为王蒋二人需罚但不必参,侯应科、许尚志杖责七十,共折银一两七钱赎罪。蒋劝善按此处罚,将罚银收缴。透过这个案例,反映出明朝政府对于边防事务监管的严密,以及边军战斗力之孱弱。

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期待下一次活动的举行!

(文/2307 孙佳甜)


春秋读书会国史大纲组举办2025年上半年第三次读书活动

2025年3月30日10:0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读书会国史大纲组在张焕君老师的带领下于腾讯会议开展了2025年上半年第三次读书活动。

本次读书会,张老师带领同学们阅读了《国史大纲》第四章第三节齐桓晋文之霸业的部分内容。

读书会伊始,张老师提出问题:春秋五霸是哪五霸?有两大主流说法: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另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不同的说法意味着“霸主”不同的判断标准,分歧源于对“正统性”(周礼)与“实力”的权重差异。春秋时期,霸主的职责是尊王攘夷,即要尊重周天子。但事实上,周天子对于诸侯国之间的纷争以及各诸侯国的内政没有任何发言权。那为什么还要尊王呢?这是因为“天子”是国家威严的代表,在封建国家管理模式中,在宗法制中,周天子是一种象征性的保障;在日常生活中,“周礼”是某些群体(如贵族)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它的存在规定了等级差别,维护了封建秩序,这些是社会有序的根本保障。张老师以曹刿论战为例,为我们讲解了春秋时期的军礼,在这一时期,即使是打仗也有固定的程序和制度,要有“礼”、有君子之德。张老师点拨到: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是外部的显像,其内部有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支撑,诸侯王并非单纯支持周天子,而是在维护封建统治和等级秩序。

在第三节齐桓晋文之霸业中,钱穆先生写了四个“霸者”的标准:其一为尊王,强调尊崇周王权威,维护天子礼制;其二是攘夷;其三为禁抑篡弑,制止同盟国内篡权弑君、私自另立新君等乱象,禁止以妾为妻,规范继承秩序;其四是裁制兼并,约束同盟国互不侵犯,若一国遇外患,盟国需共同出兵救援,以此维护同盟间的安全与稳定;此外,还不允许切断水源和禁止粮食买卖,这些有关民生的事情得到保障以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兼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这四项准则,构建起霸业的秩序基础,彰显霸者对内外关系的规范与掌控。

然后,钱穆先生分析了周室东迁以后西周封建统一秩序的重心失衡,霸政兴起并成为新的封建中心的过程。这个变化从齐国开始产生,在宋国发展,最后在晋国完成。齐桓公频繁会盟诸侯,宋国每次都会参与,鲁国、郑国、陈国等参与次数各有不同,齐、鲁、卫、曹等大国构成诸夏联合的基础。这是诸夏结合的第一期,是黄河下游东部与中游南岸的结合。晋文公重耳曾因晋国内乱流亡,辗转齐、宋、曹、卫等国,返晋后参加诸夏集团,推动晋国霸业。这一时期,诸夏联合区域也从黄河下游东部、中部,扩展至黄河中游北岸,体现春秋时期政治格局演变,以及诸侯霸业交替、诸夏联合范围扩大的历史脉络。

齐都临淄,依托黄河下游东部地缘优势,齐桓公任用管仲实施政治经济改革,践行“尊王攘夷”策略,成就齐国霸业。宋国因综合国力局限,再加上内乱外患不断,难以延续霸业;鲁国偏安保守,也未能延续霸业主导权。晋文公重耳结束流亡返晋后,通过内政整合与军事强化,继齐、宋之后成为新霸主,推动华夏联盟空间拓展。卫、曹、郑等诸侯国,或因战略视野短浅,或因军事依赖过重,无法成就霸业。晋国虽非传统“霸主”范式,却通过应对楚、秦对华夏核心区域的冲击,维系诸夏势力平衡,在春秋政治格局演变中发挥关键作用。

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其中蕴含的时代逻辑可以运用到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家。张老师提醒大家在读书时要开放视野、活跃思维,深挖知识点背后的逻辑思维——这就是AI难以取代人类的地方。

期待下一次读书会的开展!

(文/2301 马筠芊)

春秋读书会佛教史组举办2025年上半年第四次读书活动

2025年3月30日19:0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读书会佛教史组在杨学勇老师的带领下于学院楼开展了2025年上半年第四次读书活动。

本次读书会,杨老师带领大家继续阅读《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本次阅读主要涉及释僧慧思、释智顗等僧人的传记。

释慧思,俗姓李,武津人。慧思是南朝佛教重要人物,临终前于山中召集弟子,强调修持《法华经》及苦行禅法,训诫弟子须精进不懈。圆寂时异香满室,顶暖身软,显圣者庄严之相。他倡导定慧双修,白日讲经弘法,夜间坐禅观心,将义理与实修结合,奠定禅法基础。所著《安乐行》《次第禅要》等著作影响深远,融合南北禅风,被尊为天台宗先驱。持戒极严,禁丝织皮革,僧衣仅用粗布,恪守佛制。其禅法注重忏悔苦行,身相庄严,摄受众生,对汉传佛教禅观体系影响深远。

僧智顗,俗姓陈,颍川人。他自幼慕道,师从慧思禅师,深悟法华三昧;后于天台山修止观,降伏魔障,感得山神护法。他多次受陈、隋两朝帝王礼请,讲经授戒,却始终淡泊名利,以弘法为志。其著作《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奠定天台教观,提倡“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等思想,融通大小乘,强调止观双修。晚年归隐天台,预知时至,端坐念佛而寂,示现修行者生死自在的境界。智顗一生以悲智化导众生,建寺度僧,倡放生护生,德行感通天人,被视为中国佛教史上划时代的禅教大师。

期待下一次读书活动!

(文/2303 张仪薇)

春秋读书会民国史组举办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

2025年3月30日晚,春秋读书会民国史组在南区1号楼1105教室开展了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此次读书会由上官定一老师带领学生导读《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下册中的第十、十一、十二章内容。

首先上官老师进行了导读,对书中重点内容展开讲解和讨论。上官老师结合第十章内容先讲述了从1876年中国步履艰难地迈进“铁路时代”,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近代铁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76年吴淞铁路修建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为中国近代铁路的艰难起步期。这期间,围绕是否修筑铁路,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和顽固派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最后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从国防的考虑决定“试办”。在近20年时间里,中国修筑铁路才473.4公里。第二个阶段,从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到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为止,这一时期为中国近代铁路第一个建筑高潮期。中日甲午战争惨败,大大刺激了清政府。清政府宣布铁路为“通商惠工要务”,将铁路作为“图自强而弥隐患”的“实政”,为此制定了官办铁路、“借债筑路”的基本政策。为了推动铁路发展,1903年清政府向民间开放铁路修筑权,促成了商办铁路的兴起。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大肆抢夺中国铁路权益,展开了抢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成长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深感“国将不国”,提出自造支路的要求,开展了挽回路权的斗争,兴起了各省自办省内铁路的高潮。这一时期共筑铁路9200多公里。第三个阶段,从1912年北洋政府“统一路政”完全取缔民办铁路,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修“战备铁路”,这一时期为中国近代铁路发展从低谷走向第二次高潮期。1912年到1927年北洋军阀时期为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第一个低迷期。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将修筑铁路视为“先中之先,要中之要”。这个阶段全国增建铁路11000多公里,到1937年全国铁路里程达22000多公里,形成近代中国铁路基本框架。第四个阶段,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国近代铁路开始遭受大规模破坏,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为中国近代铁路由停滞走向全面崩溃时期。由于战争长期破坏,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铁路通车历程不足1.13万公里。

在讨论保路运动的广泛群众性动员时,上官老师带领同学们辨析了“按租抽谷”与“按粮征股”的概念差异,指出清政府此举增加了粮户赋税,但因执行措施仅限制粮册与起征点之上的粮户,所以此租股范围缩小,涉及群众范围有限,再加上民众对新兴事物感情淡薄、川汉铁路公司经营不善等状况,保路运动并不能简单地以“租谷”一词完全解释其广泛性的群众性动员。总之,在租股实征范围有限、民意未必认可、公司管理不善、租股股票难定的情况下,不可过于夸大普通民户因缴纳租股而与川汉铁路所发生的相应关联,更不可高估保路运动时期四川民众的权利观念和参与意识。四川保路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川路股东又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广大民众的具体动向又是怎样?这些问题应当值得更深入的考辨和思索。

在学习《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下册第十一章内容时,上官老师讲解共进会与文学社日后分离的原因,指出两组织日后的分离与组织成员构成的不同、政治理念的相异、地域关系的不和、主要领导成员的性格缺陷、旧势力的破坏挑拨皆有关系,并推荐同学们阅读《辛亥革命共进会与文学社离合关系探析》一文。

导读完成后,上官老师又提出了两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一为铁路“干路国有”政策评价问题,其二为南京临时政府问题。

在探讨第一个问题时,上官老师列举了2017年前各学者对铁路“干路国有”政策的负面批评,并随后讲解了萧功秦等人对此观点的反思,指出铁路“干路国有”政策经过了清政府周密的调查准备,是符合当时国情的政治决定。

那么,目的、方向、动机、皆正确的铁路国有政策为什么会失败呢?上官老师指导同学们关注封建专制的惰性,内动力不足、未听取谘议局谏言,再加上还款不公、进行查款是导致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后上官老师就查款问题推荐《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一书,表明只要求还款、并未排斥铁路“干路国有”政策的立宪派,奋起发动保路运动并不是因为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促使,对受革命史范式影响得出的结论应辩证看待。

铁路国有政策问题讨论的最后,上官老师对盛宣怀、立宪派重新进行了公正评价:盛宣怀并非十恶不赦之人,他虽维护自身利益,但在客观上起到了维护路权的作用;立宪派本身具有软弱性,但它争取资产阶级利益,被清政府与革命派一逼一拉,最终倾向革命,它在政治上组成谘议局,经济又与全川人民的切身利益挂牵,领导保路同志会与罢工罢市运动,为武装革命之火被点燃奠定基础。老师再次强调对受革命史范式影响得出的结论应辩证看待。

在讨论南京临时政府问题时,上官老师重点探讨其失败原因与性质,认为南京临时政府的失败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妥协退让、遣散军队、内部分化与政府财政资金的缺乏脱不开干系。而对于南京临时政府性质的探讨,上官老师列举了史学界的三种观点:南京临时政府为资产阶级临时政权;南京临时政府为联合政府性质,是反清势力的大联合;立宪派在革命后完成身份转变,南京临时政府为依据资产阶级理念建立的民主共和政治体制。之后上官老师就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法律、教育问题带领同学们进行讨论,表明如今史学界对此类问题研究尚且不足,并鼓励同学们运用多元化视角研究、看待、讨论问题,培养客观实在的反思评价体系。

导读之后,上官老师继续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谈论交流。此次读书会圆满结束,期待下次读书会的开展!

(文/2304 王卓赟)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电话:0351-205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