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读书会西方经典文献导读组举办2022年上半年第一次读书活动
2022年3月12日16:0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读书会西方经典文献导读组在徐继承老师的带领下于南区3101教室开展了2022年上半年第一次读书活动。本次活动围绕着布罗代尔著作《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第一部分第一节展开。
徐老师首先对作者布罗代尔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选择本书的原因:《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从总体角度出发,对16世纪后半期的地中海世界进行了整体性的考察与介绍,体现了年鉴学派特点,值得阅读。
在导读过程中,徐老师通过对“葡萄树和橄榄树”、“雪水”等细节的强调,指出在阅读时要注意细节,借助文中的细节探究背后所体现的地区文化特点和历史渊源。同时,徐老师指出研究历史不光要注意历史当中波澜壮阔的一面,同时还要关注到普通百姓等占历史很大比重的“低处”及“暗处”。随后,徐老师结合自身游历经历,指出历史是整体性的,不光是档案中的历史,还要进行大量实地走访,只有将档案中的史料同走访所了解的内容相结合才是真正的研究方式。最后,徐老师叮嘱大一大二同学要广泛阅读著作,进行积累,并且要重视对英语的学习。本次读书活动顺利结束。
通过本次读书活动,同学们增强了对于布罗代尔及《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的地中海世界》的了解,对于历史研究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期待下一次读书活动的开展。
(文/2103张钰潇)
春秋读书会冷战组举办2022年上半年第三次读书活动
2022年3月12日16:3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读书会冷战组在刘长新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2022年上半年第三次读书活动。
本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了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研究》,这篇论文的作者是辽宁大学学者张恒,指导教师为焦润明教授。本次活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这篇论文的基本情况和阅读它的原因。本文主要论述张作霖与苏俄产生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对双方关系进行概括总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开端,论述张作霖逐步崛起成为“东北王”后,开始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产生各种关系,双方关系以白俄事件为开端;第二部分为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重大事件,包括领土争端问题、中东铁路权益归属问题、大使馆问题、李大钊被害事件及中国革命问题,对重大事件的论析为总结双方关系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总结,对双方关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张作霖的反苏缘由进行探析。老师说:“长期以来,史学界在张作霖与日本方面研究较多,但关于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由于中国东北特殊的地缘政治结构,张作霖游走于苏俄和日本之间以谋求最大利益,所以张作霖与苏俄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篇论文来了解这段历史。”
期待下一次活动。
(文/2004芦梦浩)
春秋读书会苏联史组举办2022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
2022年3月12日19:3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读书会苏联史组在赵文杰老师的带领下于线上开展了2022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本次活动的阅读内容是祖博克的著作《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的第一章“处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苏联人民和斯大林”。
老师的讲解从本书作者提出的“革命与帝国范式”展开。老师讲述了俄罗斯帝国的大致形成,围绕着这一范式中的“帝国”解释道,此为俄罗斯帝国时期留下来的历史意识,提醒着我们在阅读苏联历史时不能只看这一时期的资料,更应该往前追溯其民族国家的产生以及发展,以便对苏联时期的各种行为和政策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接着,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反事实推理:若罗斯福未去世,美苏之间是否一定会爆发冷战。在同学们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老师介绍了学界对此问题的观点。学界的观点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的正统派,该派认为责任在苏联,苏联寻求世界霸权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随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修正派,学者认为主要责任在美国,美国对苏联的施压、强硬的政策迫使斯大林与西方为敌;到了七十年代,后修正派认为美苏双方都有责任;冷战结束后的新后修正学派则持冷战是苏联挑起的。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结合各阶段的观点进行思考,也为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推荐了莱弗勒的著作《权力优势:国家安全、杜鲁门政府与冷战》,该书是一本从美方视角出发的冷战研究著作,可以与我们读书会的阅读书目互为补充。《失败的帝国》也对冷战爆发的责任问题进行了大篇幅的讨论,同学们可以在后续的阅读中加深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本次读书会,老师还介绍了《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长和平——冷战史考察》、《核武器的扩散——一场是非之辩》、《遏制战略——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等与冷战史相关的书籍。
在本次读书会最后,老师布置了阅读第二章的任务,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阅读。
期待下一次活动!
(文/2002王怡洋)
春秋读书会佛经故事组举办2022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
2022年3月13日10:0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读书会佛经故事组在杨学勇老师的带领下于线上开展了2022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
本次活动由杨老师带领大家阅读《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从第三卷开始阅读,主要阅读了玄奘法师从阿瑜陀国开始的旅途,杨老师带领大家详细考证了旅途中途经各国的地理位置,让大家感受到了玄奘法师西行求法途中的艰难和毅力。
除此之外,杨老师对文本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讨,玄奘法师在遭遇贼人时,诵念慈氏菩萨,即未来佛。这与传统上诵念观世音菩萨有着显著的区别,体现了一种弥勒与十方佛信仰。
另外,杨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三卷中在记叙玄奘法师在钵罗耶伽国的旅程中的“是佛昔降外道处”一句,展示了此句话背后所展示的佛教与外道的斗争。
期待下一次活动。
(文/2102范丰葳)
春秋读书会隋唐组举办2022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
2022年3月13日15:0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读书会隋唐组在刘丽老师的带领下于腾讯会议开展了2022年上半年的第二次读书活动。
活动前,同学们充分准备,提前对生僻繁体字进行了仔细的查阅,因此大家轮流阅读非常流畅。此次阅读的重点是《国史大纲》的第二十二章后半章和第二十三章的前半章,主要涉及了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唐初宰相职权再建的相关内容。在这两章里,钱穆先生对唐初的贞观之治中君臣相对和睦现象做出了较高的评价,但也指出了其不足:经济残破的社会现状。唐朝重建宰相职权,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决策的正确性、民主性,但也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在阅读过程中,刘老师特别强调,钱穆先生本书里处处显现出与西方三权分立相对应的中国制度,运用中西对比、古今对比的方法,用犀利的笔法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为我们当下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话语来讲述中国故事提供典范。刘老师还为我们推荐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政治的规律。
读书会结束之际,刘丽老师为同学们解答了疑惑。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我们将继续对《国史大纲》一书中唐朝的各项制度进行深入学习。
期待下一次活动!
(文/2004武杰)
春秋读书会古希腊组举办2022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
2022年3月13日20:0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读书会古希腊组在王志超老师的带领下于线上开展了2022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本次读书活动中王老师向大家讲解了《历史》第四卷的主要内容。
会议开始后,老师讲到第四卷内容主要为大流士征服斯基泰人,希罗多德插叙了大量斯基泰人的历史、风俗以及斯基泰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河流分布情况,之后顺理成章地叙述了大流士攻打斯基泰人失败的完整过程。同时,又以插叙的手法讲述了铁拉人和库列涅人以及居住在利比亚的各部落的生活情况。老师将第四卷的内容分成了三段:一、斯基泰人的起源、居住地域、习俗(1-82节),二、大流士远征斯基泰人的情况(83-144节),三、波斯征服利比亚(145-205节)。
本次读书会,王志超老师对第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希罗多德开篇讲述了斯基泰人的起源以及当时关于起源的四个传说,虽然每一个章节看起来都比较乱,但是每一卷都存在它自身的结构,掌握他们的联系之后就会明白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结构。希罗多德在描述欧亚大草原时,对东部与西部采取了不同的描述方法。对西部地区的介绍从地理状况着手,由当时河流的位置引出当地居民的习俗、生活细节以及当时的民族迁徙,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表明,当时这一地区只能称为一个部落地域,不满足成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条件,只能称作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阶段。这段材料也成为研究这一地区的重要资料。对欧亚大草原东部的记载,则主要通过当时人们的见闻完成,正因如此,这段记载也一直存在争议,大多学者选择通过《汉书--西域记》来佐证这一时期历史的研究。
本次读书会,王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研究了《历史》第四卷第一部分的内容,下一次我们将继续对《历史》第四卷进行深入学习。在读书会的最后老师为同学们解答了疑惑。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期待下一次活动。
(文/2103王鑫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