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5日早9点到11点,春秋读书会《国史大纲》组在01402教室举行了本学期第四次读书活动,大家在张焕君老师引导下阅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内容为《国史大纲》的书成自记,由董淑育同学主讲,23名同学参加了本次会读。
书成自记主要讲述了《国史大纲》的成书过程,钱穆认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清通史必须要有所取舍,而取舍标准是一个系统的观点,这就是“体”。“通史大业,殊不敢轻率为之”,由纲要——参考材料——国史读本——国史大纲的过程十分艰辛,治学严谨的钱穆将其心血注入其中,方见其功力深厚。在国破家亡的抗战时期,钱穆先生“奉命于危难之间”,立志为学生及国人写一部新的简要的国史。参考书籍甚少、战火不断、几度迁校辗转……历经多年终于艰难成书,内容虽不甚完美,但未免更大损失,及时付梓,《国史大纲》遂成。
本次对《国史大纲》的阅读,张老师对以下三点进行了重点的解释和拓展。
一,张老师向同学们解释了"类书″的含义和起源,并以宋代《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书为例,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广大同学对"类书"的理解更加精确和深刻。
二,针对大多数同学不了解民国时期大学教授评价标准的现象,张老师通过对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经历的麻辣描述,使得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对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三,张老师还耐心地为我们描绘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曲折的建校史,表达了对广大爱国师生不畏艰险、追求真理执着精神的真挚赞扬。
张老师最后推荐诸位同学要博览群书,尤以传记为重,推荐了《南渡北归》《梵高传》,《傅斯年传》,这些传记虽然主观色彩有些浓厚,但易给读者一个对历史的感受。
本次读书活动结束了,读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字\符怡、盛傲、钟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