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春秋读书会唐代社会史组在01205教室进行了本学期第五次活动。在霍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继续阅读《太平广记》。
本次活动仍由一名同学选择一篇文章进行讲解,讲解过后,再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解答。此次整理材料的是任雅鸣同学,她选择的篇目是《太平广记》卷81《异人一·赵逸》。
首先,老师对这次材料整理提出了一些意见。第一,正文需同原文对照,需要使用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太平广记》进行校对。第二,注释所引用的材料需要注意时间,格式。就本文而言,材料引用最迟为唐代,因为文中所讲内容均为魏晋时期,所以引用魏晋材料最好。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分隔。这些建议,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论文的写作方面。
其次老师与同学们又对材料进行了纠正与补充。如:盗跖:原名展雄,又名柳下跖,春秋末著名的奴隶起义领袖,被历代统治者骂作盗跖,传说是当时鲁国贤臣柳下惠的弟弟。又如:晋太康六年,岁次乙巳,九月甲戌朔,八日辛巳。这是古籍中一种特殊的用干支表达时间的方式。甲戌朔是为了推算八日的干支而出现的。
接着,老师为我们介绍了隐士这一个特殊群体。隐士是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为了躲避现实,保持自身高洁而选择隐居的文化精英。他们崇尚玄学,具有很高的文化造诣,统治者常常以招纳隐士而显示自己的政治清明。《后汉书》也特地为隐士单独列传。这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值得研究的素材。
最后,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浮虎与飞蝗不入境的典故。推荐了孙正军先生的《“猛虎渡河”与“飞蝗不入境”——中古良吏书写的两种模式》这一论文。使我们对历史书写的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收获颇丰。虽然还存在对于史料的选择与运用上的问题,但是同学的努力不可忽视。期待下次活动的开展。
(文/康宏)